第一六四章 奥赛开幕啦(2/3)
作品:《全能数学家》。
每次带队老师,必然精通该国语言,不然连题目翻译都不会,脸就丢到国际上了。
钱老师拿到题目,赶紧翻译中文,打印卷子,经过几道验证手续,由工作人员把卷子下发到了六位学生手里。
位子自然是随机分配的,杨帆处在中间一段,左右官网,各种肤色人种齐全。
在现场广播的开始声中,学生低头验算,今天上午4个半小时,就只有3道题目。
第一题:设i是三角形 abc的内心求证:三角形 ris是锐交三角形。
杨帆眼睛一眯,嘀咕道:“好像高中的数学已经没多少花样了,就看思路能不能找到那一点灵感。好像没有那次集训时做的那道导弹定位几何题难度大。”
显然,在场的学生都是该国顶尖,不见得谁比谁差了。
大堂两侧靠墙摆放着座椅,钱老师刚一坐下,身边的周老师就迫不及待咬耳朵道:“今年题目难度怎么样?”
题目由钱老师翻译,他是老手自然看过就能背诵,推演其中难度。思索片刻,钱老师道:“前面两题在正常范围,我国六人里,我估计少说5人是一定做的出来了,就是第三题”
“怎么样?”周老师全身一紧,差点叫出声来。
现场动监督人员,瞪了他一眼。
任何一点动静都能干扰学生思路,无关人员被清场,媒体都只能摆下摄像机后离开,监督人员都不能走动,只能通过监控查看学生行为。
进入现场手机关机,交流尽量用手势和眼神沟通。
“有点不对,好像题目出错了。”钱老师皱眉,每次奥数只要英语系国家,钱老师都是带队人员兼职翻译,接触奥数题已经有二十年了。
很多时候他看一眼题目,立马就能推算出结果,甚至学生用多少时间都能估测。
“题目不可能错的。”周老师也是行家。美国人对学术这块重视度超过其他国家,出现这么大笑话,会传扬世界几十年。
而且美国也举办过好几回了,有这方面的经验,出题流程必然经过多方验证的。
“就算错了,大家分数一样也没事。”钱老师安慰自己,第一次碰上连他都为难的题,赶紧抽出纸笔当场验算。
现场一点声音都没有,整整两个小时,钱老师还在与最后一题做斗争,额头冷汗直冒。
“还是不行?”周老师道。
“好像是错了。”钱老师看向四周,那些代表国家的领队老师也在发傻,而现场的小半学生两眼无神的看向前方。
“这题有古怪啊。”杨帆咬着笔杆,陷入沉思。
图形非常简略,三角形abc,ac与bc线段有随即d,e两点,角eab70度,角10度,求x角度数。
“这简直是初中学三角形的题目,会这么简单?”
图形一目了然,条件给出简单,第一反应是拿错卷子了吧。
杨帆不管,按照思路慢慢做,写下:
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aeb=180-eab-ebax=50
一分钟不到,他就算出答案了,根本没有犹豫和停顿。
“绝对不可能,换种方法,就当验证答案。”
ced=acbcdex=60
两次答案,都是很简单的推断,思路非常顺畅,手都没停,竟然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。
“这这什么情况?”
第三次,再算,然而得出一个40三次三种方法,看着抖异常简单,但是答案根本不一样。
杨帆有点蒙,同样在想,是不是题目错了。
他抬头查看周围,学生与老师都再咬耳朵,正前方的几位美国人,却异常镇静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